为你揭开山茶油的神秘面纱
来源: | 作者:香花 | 发布时间: 2378天前 | 35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是世界的2种木本植物油料之一,且为中国所独产。国外只有零星分布,山茶油含有多种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被世界粮农组织称为“最有益的健康食用油”。其原料来自于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的山茶树(又名油茶树)的果实。

山茶树的生长周期长,生长缓慢,树龄可高达上千年。从播种到产果,约需5-7年,到盛果期需15年以上,且产量较低,人工培养较少,古时就有“千年茶树二两油”的说法,足见其珍贵价值。

山茶树的果实就叫“山茶果”(又称油茶果)。其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13个多月,历经了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的雨雾滋养,聚天地灵气,取自自然,没有农药、化肥、土壤、空气和水分的污染,更无需说转基因了。更为奇特而珍贵的是,在山茶果的采摘时分,在同一株山茶树上,会出现花果并存、同株并茂的现象,素有“抱子怀胎”之美誉,堪称自然界里一大奇观。


茶油果(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的山茶油加工生产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为压榨、二为浸出。压榨主要以生产山茶油为主,所以它的品质要求要更为严格,从油茶籽的人工采摘、晾晒、筛选到检测霉变、杂质、含油、含水率到物理压榨到出油到物理过滤再到成品灌装出厂,都有着一套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生产执行标准。而浸出所采用的标准就相对要低一些,浸出多采用的是使用有机溶剂萃取茶油的方式,生产环节少,成本较低,浸出茶油更多的适用于调和其他食用油使用。

为什么要用山茶油

2014年6月,《中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以下简称DRIs)》(2013版)发布,为中国居民的每日健康膳食提供参考。其中指出,慢病的高发,脂肪酸失衡难辞其咎。随着生活条件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居民从营养不良、营养缺乏的“低谷”,走向营养过剩、营养失衡的“高峰”。

近年,我国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稳中有降,猪肉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却几乎翻了一番,导致体内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三大脂肪酸摄入不均衡,带来了“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隐患,近10年,我国居民慢性病的发病率增长了34%。因此,膳食脂肪酸的均衡摄入,成为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方法。那么,作为人体7大必需营养素脂类的重要组成,脂肪酸如何摄入才科学?

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任研究员的张坚介绍,对膳食脂肪食物来源的分析显示,约50%的膳食脂肪酸来源于食用油。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DHA和EP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从饮食中摄取。因此正确选择食用油尤为重要。

山茶油的食用方法

热炒
中国家庭的厨房中炒菜是常见的一种烹饪形式,山茶油通过“热锅冷油”的方式炒菜,营养不流失,色、香、味。



煎炸
普通食用油在高温下会产生过氧化物,对人体极为有害。而山茶油富含维E、角鲨烯等,可以在220度高温下连续油炸20小时不变质,不产生反式脂肪酸,不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是理想、健康的煎、炸食用油。



凉拌
山茶油不仅能够炒、炸,还可以用于凉拌做各种荤、素菜,调制色拉酱等,口感爽滑。



烧烤
烧烤是聚会必吃的美食。外边餐馆的烧烤用油却难以让人放心,不如在家自制。烤肉的时候涂抹一层山茶油,健康酥脆、不易糊焦,尽情享用!



汤菜
爱喝汤的人有福了!做汤菜中加入一匙山茶油,清鲜味美的汤菜让人食欲大增。山茶油易于消化,多喝山茶油做的汤菜还能养胃。



清蒸
用山茶油清蒸食品,如蒸鱼或蒸蛋,能保留食材本身的营养,味道更清香,颜色更鲜亮。



烘焙
山茶油可以用来烘焙,做饼干、面包、小零食等,在烘焙的时候代替黄油,可以降低卡路里,既满足了对美食的欲望又能轻松控制摄入热量,可以说是吃货们的一大福利。



调馅儿
山茶油在做包子、包饺子、包水煎包的时候都可以用来调馅儿。与肉馅儿一起,不仅不油腻,反而能去腻;与素馅儿一起,更添鲜美滋味!



另外,山茶油还可以直接食用,早晚直接口服5-10ml山茶油,能润肠清胃,解热,调养机理,强体健脑。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