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pPW8GT-muX3Is-1G4zEEnA | 作者:香花 | 发布时间: 1351天前 | 18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3月5日16时54分将迎来“惊蛰”节气。此时节“数九寒天”结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式步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仲春时节。


惊蛰时节,开始有雷,蛰伏的虫子听到雷声,苏醒过来。“春雷响,万物长”,春天已经不远了。身边点滴春的气息,你感觉到了吗?

图片
图片


惊蛰 “锄头不停歇”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古称“启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的冬虫。故取名为惊蛰。


“惊蛰”过后,气温和地温都在不断升高,土壤解冻,春风化雨,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认定“惊蛰”是春耕的开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从此全国的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渐次展开,“农家无闲人,锄头不停歇”“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等农谚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节气的重要性。


而正为梦想奋斗的你,是否也做好准备,继续全力以赴呢?请相信:只要努力,梦想能到达的远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图片
图片


惊蛰 三 候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桃,花色红,是月始开。春暖之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仓庚鸣”,庚,黄鹂也。黄鹂感春暖之气,振翅而鸣;“鹰化为鸠”,这一时节鹰隼飞回北方繁殖,中原大地常见鸠鸟出没,古人便以为鸠由鹰“化”来。

图片
图片


惊蛰 民间习俗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寓意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


惊蛰这天除了吃梨,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祭白虎。在我国民间传说里,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所以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以脱离是非缠绕。

图片
图片


惊蛰 养 生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大家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图片
图片


惊蛰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END》—


香花山茶油


香花山茶油原产于广西田阳区,距长寿之乡巴马20公里,采用低温物理压榨和7道精炼工序,保留山茶油的天然营养元素,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山茶油具有烟点高、耐高温等稳定特性,是凉拌、煎、炸、炒等各式菜肴的上乘用油,品质之选。


扫码关注香花山茶油公众号

微博:@香花山茶油

小红书:香花山茶油

抖音:香花山茶油

注:部分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