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至,这些夏日防护攻略送给你!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6leRLMELWt3T7TdKiS7VrQ | 作者:香花 | 发布时间: 556天前 | 269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天,我们迎来夏季的
第一个节气
立夏
标志着夏天的开始
立夏后气温迅速升高
高温模式也将随之开启
一起来看看这份夏季健康小贴士


防中暑,经受高温“烤”验

图片

注意防中暑

图片


中暑是指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和(或)剧烈运动一定时间后,机体产热—散热的热平衡被打乱,热蓄积超过体温调节时发生的一种热致急症。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表现,如头晕、头痛、反应减退、谵妄、抽搐、昏迷;停止运动后仍心悸、脉速和血压下降、晕厥;恶心、呕吐、腹泻、少尿;皮肤灼热或湿冷,伴大汗或无汗、面色潮红或苍白;肌肉痉挛和发热等。

一旦发现有中暑的人,应遵循“移、降、补、送”的原则:移,发现中暑病例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降,立刻卸去装具、脱去衣服,采用扇风、冷水喷淋、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冷水浴等方式进行降温;补,边降温边补液,可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清凉含盐饮品;送,立刻送到医院,当降温与后送存在冲突时,应遵循“降温第一、后送第二”原则,后送途中要持续降温。

此外,防暑还要做到“三忌一忌快速降温,运动完不要立即冲凉,这样会使毛孔迅速闭合,体内热量更加不易发散;二忌直吹空调,训练过后过度使用空调,容易导致感冒、空调病和面瘫等;三忌大量饮水,应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禁止补充含糖饮料,防止代谢紊乱。


图片

图片


防长久暴晒,让皮肤不受伤

图片
进入夏季,强烈的紫外线会让不少人在外出时发生晒伤,尤其是长时间在外活动游玩时,皮肤晒伤风险加大。所以,做好防晒才是关键。


图片

日常怎样做好防晒?

图片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晒,减少暴露面积,可着长衣长裤,戴帽子。

烈日下行走或户外活动,除了采用衣物和遮阳用具等物理防晒外,还可以涂抹防晒霜,也可以在阴凉处休息。

如何判断是否晒伤?

图片


皮肤暴露于过量紫外线辐照后3-5小时,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红斑、肿胀,并伴有灼热及痛痒感,局部皮肤对热及机械刺激敏感性增高,为一度晒伤。
如果皮肤出现了上述症状,还可见水疱,大疱,且伴有剧烈的灼痛感,就属于二度晒伤。严重的日晒伤患者还可伴有全身症状,一般发生在日晒后12-24小时,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发生晒伤,应尽快给予冷湿敷,晒伤部位应避免摩擦刺激,洗澡时减少肥皂、沐浴乳等清洁剂的使用,注意防护,避免紫外线的二次损伤,如果出现水疱、糜烂,处理水疱后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保持皮损干燥,预防感染。


防病从口入,让身体更健康

图片
立夏节气过后,高温天气来袭,酷热难耐,容易大量出汗,生冷食物也会受到普遍欢迎。那么夏天该怎么吃才更健康呢?小编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图片

饭前饭后不宜吃冷饮

吃饭时,人体血液大多集中在胃等消化器官,饭后马上吃冷饮,会使胃部扩张的血管立即紧缩,妨碍正常消化过程。同时,冷饮会稀释胃液,冰冷的刺激还使胃肠道蠕动加快,也会影响消化以及人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02

图片

冷藏食品要加热透彻

冷藏食品要加热透彻。食物在冰箱冰柜中保存时间过长,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环境中滋生,若取出食物立即食用,细菌容易入侵胃肠引发胃肠炎。所以,用冰箱冷藏菜肴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取出食用时一定要加热透彻。水果清洗后应在2小时内食用,超过2小时应该再清洗一次。


03

图片

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

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多吃蒸、炖、煮制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油煎、烧烤食品。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以七八分饱为宜。拌凉菜时,最好适当地放点蒜泥和醋。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食欲,辅助消化,还能杀菌解毒,预防肠道传染病。

04

图片

注意补充水分

夏季高强度的训练运动如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时,更应该注意及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每日水分的补充量应5000~8000毫升,可以饮用常温矿泉水,凉开水,淡盐水,消暑饮品如绿豆汤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感到口渴才喝水,应少量多次主动喝水,如果出汗比较多,还要注意钾的补充,比如豆类或豆制品以及蔬果中的香蕉、冬瓜、西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当然,如果执勤训练强度大,蛋白质的补充更要重视,如鱼、瘦肉、蛋、奶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图片


—THE END—

香花山茶油


香花山茶油原产于广西田阳区,距长寿之乡巴马20公里,采用低温物理压榨和7道精炼工序,保留山茶油的天然营养元素,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山茶油具有烟点高、耐高温等稳定特性,是凉拌、煎、炸、炒等各式菜肴的上乘用油,品质之选。

扫码关注香花山茶油公众号

微博:@香花山茶油

小红书:香花山茶油

抖音:香花山茶油

注:部分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